Skip to content

ESG環保與健康

ESG減碳節能與永續經營是目前百工百業應重視的議題
健康新事業育成培訓與輔導,提供ESG大健康全方位專業服務

ESG問與答

ESG是環境保護(E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Social)以及公司治理(Ggovernance)的縮寫,是一種新型態評估企業的數據與指標,ESG代表的是企業社會責任,許多企業或投資人會將ESG評分,視為評估一間企業是否永續經營重要的指標及投資決策。

ESG的重要性在於它可以幫助企業掌握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三個方面的風險和機會,提升企業永續經營之價值,也可以滿足投資者、消費者和利害關係人的需求和期待。

ESG的評分基於「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三個方面的表現去評估企業的永續發展面向。不同的評分機構可能會有不同的評分標準和方法,但一般都會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估:ESG考量的事情主要分為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三個方面。以下是一些具體的例子:

  環境(E):企業是否有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提高能源效率、使用再生能源、減少水資源消耗、採用循環經濟模式、保護生物多樣性等。

  社會(S):企業是否有保障員工的健康、安全、福利和發展機會,是否有遵守勞動法規和人權原則,是否有尊重多元文化和性別平等,是否有與供應商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是否有回饋社區和參與公益活動等。

  公司治理(G):企業是否有建立有效的董事會和內部控制制度,是否有避免利益衝突和貪

目前在台灣最常見的ESG評分機構有:MSCIFTSE RussellS&P Global等。

永續投資是指在投資過程中,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的因素納入考量,以追求長期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永續投資是全球的趨勢,因為它可以幫助投資人降低風險、提升回報、並對社會和環境產生正面的影響。

永續投資的發展和ESG商品的創新,受到許多因素的推動,例如:

國際法規和標準的制定和強化,例如歐盟的《企業永續報告指令》(CSRD)、《綠色金融分類法》(Taxonomy)、《永續金融揭露法規》(SFDR)等投資人和利害關係人的需求和期待,例如要求企業提供更多、更準確、更一致的ESG資訊,並考量ESG因素對企業價值和風險的影響。

氣候變遷和其他全球性的挑戰,例如生物多樣性喪失、人權侵害、社會不平等等,促使投資人採取更積極主動的永續投資方式,如影響力投資、股東行動、企業議合等。

科技和數據的進步和創新,例如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等,幫助投資人收集、分析和評估ESG資訊,並提供更多元和客製化的ESG商品和服務。

台灣也積極跟進國際永續投資的發展,例如金管會推出《綠色金融行動方案》、台灣證交所推出《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舉辦《台灣永續投資獎》等。根據國立臺北大學《2022 臺灣永續投資調查》研究顯示,2021 年我國永續投資資產總額約新台幣20.3 兆元,較前一年成長15.8%,並占整體資產管理規模(AUM39.6%,與國際趨勢漸趨一致。

永續績效和投資價值之間的關係,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因果關係,而是一個複雜的互動過程。永續績效可以反映企業的管理品質、創新能力、風險控制、競爭優勢等方面,這些都可能對企業的長期獲利和成長有正面的影響。同時,投資人對永續績效的需求和評價,也會影響企業的市場定價和資金成本,進而影響企業的投資決策和策略。

因此,永續績效好,不一定代表投資價值高,也不一定代表投資回報高。投資人在做永續投資時,還需要考慮其他的因素,例如企業的基本面、財務狀況、市場環境、產業趨勢、估值水準等。同時,投資人也需要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風險偏好、時間視窗等,選擇合適的永續投資方式和商品。

永續投資不是一個單純的數字遊戲,而是一個涉及多方利益和價值的決策過程。永續投資不只是為了追求經濟利益,也是為了實現社會責任和環境保護。永續投資不只是一種投資策略,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和價值觀。

環保愛地球

全球暖化是指地球表面的長期升溫,主要是由於人類活動造成大氣中溫室氣體的增加。氣候變遷則是指地球氣候的長期變化,包括海平面上升、冰川縮減、極地和南北極冰融化、花草植物開花時間改變等現象。這些都是全球暖化的後果,也會影響到地球上的生物和環境。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是相關但不同的概念,也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挑戰。

氣候變遷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自然的和人為的。自然的原因有地球軌道的變化、太陽活動的變化、火山爆發等,這些都會影響地球接收到的太陽輻射或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人為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工業化、燃燒化石燃料、森林砍伐等活動,造成大氣中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的增加,增強了溫室效應,使地球表面溫度升高。此外,人類活動也會產生大量的懸浮微粒,影響大氣中的反照率和雲層的形成,進而影響氣候。

氣候變遷對人類和自然環境都有很多影響,例如:

海平面上升:由於冰川和極地冰蓋融化,以及海水膨脹,海平面會上升,威脅沿海地區的人口、基礎設施和生態系統。

極端天氣事件增加:由於全球暖化,大氣中的水汽會增加,造成降雨量和乾旱強度的增加,也可能引發更多的颱風、洪水、暴雨等災害。

生物多樣性減少:由於氣候變遷,許多物種的分布範圍、生長季節、遷徙路徑等都會受到影響,有些物種可能無法適應新的環境而滅絕。

農業生產受損:由於氣候變遷,農作物的生長期、產量、品質等都會受到影響,有些地區可能面臨缺水或過熱的問題,也可能增加農業害蟲和疾病的發生。

人類健康受損:由於氣候變遷,空氣品質、食品安全、傳染病等都會受到影響,有些地區可能面臨高溫或寒冷的壓力,也可能增加心理和社會問題。

世界各國如何阻止氣候升溫的危機?這是一個很重要也很複雜的問題。目前,沒有一個簡單或唯一的解決方案,而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合作。根據我從網路上找到的資訊,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方法:

減少使用化石燃料,轉向再生能源。化石燃料是造成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因此減少使用煤、油、天然氣等,並增加使用風能、太陽能、水力等再生能源,是減緩全球暖化的關鍵 。世界各國應該制定政策和法規,鼓勵或強制企業和個人使用更乾淨的能源。

提高能源效率,減少浪費。除了改變能源來源外,還要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例如,改善建築物的隔熱性能,減少空調和暖氣的使用;選擇更節能的家電和照明設備;避免長時間待機或充電等 。這些做法不僅可以節省能源,也可以節省金錢。

改變交通方式,減少排放。交通運輸是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來源之一,因此改變交通方式也可以減少對氣候的影響。例如,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車或步行代替開車;選擇電動車或油電混合車代替汽油車;減少飛行次數或選擇低碳航空公司等。這些做法不僅可以減少排放,也可以增加身體活動和健康。

改變飲食習慣,減少肉食。畜牧業是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來源之一,尤其是甲烷和氧化亞氮等強效溫室氣體。因此,減少肉食和乳製品的攝取,增加蔬果、穀物、豆類、堅果等植物性食物的攝取,可以顯著降低個人對環境的影響。這些做法不僅可以減少排放,也可以改善營養和健康。

發揮個人影響力,推動社會變革。除了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外,還要發揮個人影響力,推動社會變革。例如,向身邊的親友、同事、社區等傳播氣候危機的知識和解決方案;向企業和政府施壓,要求他們採取更積極和負責任的行動;參與或支持一些環保組織或運動,如綠色和平、聯合國。這些做法不僅可以增加社會的意識和動力,也可以展現個人的責任和力量。

溫室效應及溫室氣體是什麼?要如何減少溫室氣體?這是一個關係到全球氣候變遷的重要議題。根據我從網路上找到的資訊,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解釋和建議:

室效應是指大氣中的某些氣體成分能夠吸收和散發地球表面反射的太陽輻射,使地表和大氣層的溫度升高。這是一種自然現象,如果沒有溫室效應,地球的平均溫度會低於攝氏零度,不利於生命的存在。

溫室氣體是指能夠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成分。自然溫室氣體包括水蒸氣、二氧化碳、臭氧、甲烷和氧化亞氮等。人為活動也會排放一些溫室氣體,例如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六氟化硫、三氟化氮七種主要溫室氣體。

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在過去一個多世紀以來急劇增加,導致全球平均溫度上升,造成極端天氣、海平面上升、生態系統變化等嚴重後果。

要減少溫室氣體,主要的方法是減少使用化石燃料,轉向再生能源。化石燃料是造成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因此減少使用煤、油、天然氣等,並增加使用風能、太陽能、水力等再生能源,是減緩全球暖化的關鍵。世界各國應該制定政策和法規,鼓勵或強制企業和個人使用更乾淨的能源。

除了改變能源來源外,還要提高能源效率,減少浪費。除了改變能源來源外,還要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例如,改善建築物的隔熱性能,減少空調和暖氣的使用;選擇更節能的家電和照明設備;避免長時間待機或充電等。這些做法不僅可以節省能源,也可以節省金錢。

另外,還要改變交通方式,減少排放。交通運輸是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來源之一,因此改變交通方式也可以減少對氣候的影響。例如,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車或步行代替開車;選擇電動車或油電混合車代替汽油車;減少飛行次數或選擇低碳航空公司等. 這些做法不僅可以減少排放,也可以增加身體活動和健康。

最後,還要改變飲食習慣,減少肉食畜牧業是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來源之一,尤其是甲烷和氧化亞氮等強效溫室氣體。因此,減少肉食和乳製品的攝取,增加蔬果、穀物、豆類、堅果等植物性食物的攝取,可以顯著降低個人對環境的影響

這些做法不僅可以減少排放,也可以改善營養和健康。

甲烷的來源為何?要如何減少排放?這是一個關係到氣候變遷的重要問題。根據我從網路上找到的資訊,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解釋和建議:

甲烷的來源主要有三種:化石燃料的精煉生產過程、垃圾及廢棄物掩埋場、及農牧業。其中,化石燃料是造成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因為天然氣和石油的相關設施會排放或洩漏甲烷https://taise.org.tw/post-view.php?ID=234。垃圾掩埋場和農牧業也會產生大量的甲烷,因為有機物質在缺氧的情況下會發酵產生甲烷。反芻動物(如牛、羊等)的消化過程也會排放甲烷。

甲烷是一種強效的溫室氣體,它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比二氧化碳更大。在20年的時間內,甲烷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80倍。自工業化前時代以來,甲烷造成了約30%的全球變暖。而且,近年來,人類活動造成的甲烷排放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屢創新高。

要減少甲烷排放,主要的方法是改變能源、交通、農業和廢棄物管理方式。例如,減少使用化石燃料,轉向再生能源;改善天然氣和石油設施的洩漏檢測和修復;減少飛行次數或選擇低碳航空公司;減少肉食和乳製品的攝取,增加植物性食物的攝取;採用干溼交替的水稻種植技術;將垃圾掩埋場轉變成沼氣發電廠等。

減少甲烷排放不僅可以減緩全球暖化,還可以帶來其他好處。例如,減少地面臭氧污染,改善空氣質量和人類健康;增加農作物收穫,提高食物安全;節省能源和水資源,降低成本和浪費等。根據一項評估報告,如果各國政府及重點產業傾全力減少甲烷排放量,全球將有潛力於十年內降低45%由人類活動產生的甲烷https://taise.org.tw/post-view.php?ID=234。這將有助於達成《巴黎協定》規定的 1.5°C溫控目標。

節能減碳

碳達峰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最高點,然後開始下降的過程。碳達峰是實現碳中和或淨零碳排的必要條件。

碳中和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與清除量相抵消,使得淨排放量為零。碳中和可以通過減少使用化石燃料,增加使用再生能源,以及採取碳捕捉和封存等技術來實現。

淨零碳排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量與清除量相抵消,使得淨排放量為零。溫室氣體不僅包括二氧化碳,還有甲烷、氧化亞氮全氟碳化物等。淨零碳排比碳中和更全面,也更符合《巴黎協定》規定的 1.5°C溫控目標。

這些目標和行動都是為了減緩全球暖化,保護地球生態系統,提高人類福祉。目前,許多國家和企業都已經宣布了自己的碳達峰、碳中和或淨零碳排的承諾和計畫,希望在本世紀中期實現低碳轉型。

淨零排放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量與清除量相抵消,使得淨排放量為零。溫室氣體不僅包括二氧化碳,還有甲烷、一氧化二氮、氟化物等。淨零排放比碳中和更全面,也更符合《巴黎協定》規定的 1.5°C溫控目標。淨零排放可以通過減少使用化石燃料,增加使用再生能源,以及採取碳捕捉和封存等技術來實現。

負碳排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清除的二氧化碳遠超過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使得淨排放量為負值。負碳排可以通過增加植樹造林、生物炭、海洋碳匯等方式來實現。負碳排可以幫助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進而降低全球暖化的風險。

氣候中和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量與清除量相抵消,並且考慮區域或局部的地球物理效應,例如來自飛機凝結痕跡的輻射強迫效應,使得總體的氣候影響為零。氣候中和比淨零排放更嚴格,也更符合《巴黎協定》規定的平衡溫室氣體排放與清除的目標。氣候中和可以通過減少使用化石燃料,增加使用再生能源,以及採取碳捕捉和封存等技術來實現。

國家、企業或組織要如何達到淨零碳排目標?這是一個很重要也很複雜的問題,沒有一個簡單的答案,但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有明確的目標和時間表,並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機制和指標,以推動和監測淨零轉型的進展。

其次,要進行溫室氣體排放的盤查和分析,了解自身的碳足跡和主要排放來源,並制定減量策略和行動計畫。

第三,要積極減少使用化石燃料,增加使用再生能源,並提高能源效率和節約能源,以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第四,要推動產業轉型和創新,發展低碳或無碳的技術、產品和服務,並符合全球綠色倡議和市場需求,以提升競爭力和永續性。

第五,要改變生活型態和消費模式,採取更永續、更循環、更低碳的方式,減少資源浪費和廢棄物產生,並提高資源回收和再利用。

第六,要採取碳捕捉、利用和封存等技術,移除部分無法避免的排放,並增加自然或人工的碳匯,如植樹造林、生物炭、海洋碳匯等。

第七,要進行碳抵消或購買綠電等方式,補償剩餘的排放量,使得淨排放量達到零。

最後,要加強跨國、跨產業、跨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分享經驗與資源,共同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與機會。

碳足跡是指一項活動或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中,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會導致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碳足跡可以用來衡量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也可以用來評估減少排放的潛力和成效。

碳足跡的計算方法有多種,其中一種是生命週期評估(Life Cycle AssessmentLCA),它考慮了產品從原料開採、製造、運輸、使用到廢棄處理的所有階段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另一種是碳盤查(Carbon Footprint Verification),它是企業或組織盤點自身的碳足跡,包含三個範疇:直接排放(如工廠生產)、能源間接排放(如電力使用)和其他間接排放(如採購原料、員工通勤等)。

碳足跡的減少可以通過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率、使用再生能源、改變消費模式、增加碳匯(如植樹造林)、採取碳捕捉利用和封存等技術等方式來實現。減少碳足跡不僅有利於環境保護,也有助於提升競爭力和永續發展。

碳足跡的應用範圍很廣泛,可以用來計算個人、事件、組織、服務或產品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也可以用來評估不同國家、城市、產業或企業的碳排放水平和減排成效。碳足跡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碳排放對環境的影響,並採取適當的行動來減少碳足跡,例如節約能源、使用再生能源、改變消費模式等。

碳足跡也可以用來作為溝通和標示的工具,讓消費者和民眾更容易了解產品或服務的碳排放情況,並選擇低碳或無碳的選項。例如,台灣推出了碳足跡標籤,是一種自願性的環境標示,用來表示產品在整個生命週期中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企業推動及宣告碳中和的方式有以下幾個步驟:

1.規劃期:事前承諾並宣告何時達成碳中和,選定欲達成碳中和的主題(如組織或產品)及範圍(如直接或間接排放),擬定碳中和主題之碳足跡管理計畫,並依標準要求提出承諾碳中和宣告,此宣告由第三方進行確證。

2.實施期:進行碳中和主題的盤查、減量及抵換。盤查主題的碳足跡,即利用科學方法計算主題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進行主題碳足跡的減量,即採取各種措施降低排放量,例如節約能源、使用再生能源、改變消費模式等 。進行主題碳足跡殘餘排放量的抵換,即購買碳額度或負碳排技術來抵銷剩餘的排放量 。達成碳中和並提出達成碳中和宣告由第三方進行確證。

3.持續期:維持碳中和,持續進行下一申請期碳中和,即事前承諾及事後達成宣告循環,原則上以實施三個申請期為佳。

企業推動及宣告碳中和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展現企業對氣候變遷的關注與責任,提升企業形象與競爭力。

降低企業對化石能源的依賴,減少能源成本與風險。

增加企業對永續發展的投資機會,享有永續發展溢價。

遵循國際潮流與法規要求,符合全球市場的需求與期待。

企業或組織導入碳中和,是指將其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透過自我減量或外部抵換,來抵銷碳足跡達成廣義的碳排放與碳移除平衡。這樣的做法有以下幾個優點:

可以展現企業或組織對於氣候變遷的責任感和行動力,提升其社會形象和聲譽,並獲得利害關係人的信任和支持。

可以符合國際和國內的法規要求和政策方向,避免未來面臨重大的監管和商業風險,例如碳稅、碳交易、碳揭露等。

可以促進企業或組織的能源效率和資源利用,降低成本和浪費,並創造新的商業機會和競爭優勢,例如開發低碳產品、服務或技術。

可以增加企業或組織的永續發展能力,強化其對於氣候變遷衝擊的韌性和彈性,並為未來的發展創造更多價值。

執行碳中和及宣告碳中和查證的流程,可以參考以下的資訊:

依據環保署公布的「碳中和實施與宣告指引」,執行碳中和的三大步驟是:碳盤查、碳減量、碳抵換 。

碳盤查是量化碳足跡,即利用科學方法計算主題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並依據排放源分為三大範疇:範疇1是直接排放,如燃料燃燒、工業製程等;範疇2是間接排放,如用電、用熱等;範疇3是其他間接排放,如原物料採購、廢棄物處理、員工通勤等。

碳減量是進行減量措施,即採取各種措施降低排放量,例如節能措施、使用再生能源、改變消費模式等。

碳抵換是進行殘餘排放量的抵銷,即購買碳額度或負碳排技術來抵銷剩餘的排放量。

宣告碳中和查證是由第三方進行確證,以驗證主題是否達成碳中和的承諾與目標。

碳補償是一種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方法,它是指企業或個人透過投資減少其他地方的排放量,來抵銷自身的排放量。例如,一家飛機公司可以購買植樹計畫的碳額度,來平衡飛行所產生的碳足跡。碳補償可以幫助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也可以創造綠色金融的商機。不過,碳補償也有一些爭議,例如是否有效益、是否會降低減排的動機、是否會造成社會不公等。因此,碳補償需要有嚴格的規範和監督,才能確保其品質和效果。

碳補償的方法有許多種,根據不同的碳補償計畫,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生物碳匯:透過種植樹木、保護森林、恢復濕地等方式,增加自然生態系統吸收和儲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再生能源:透過投資太陽能、風能、水力等低碳或零碳的能源來源,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排放。

能源效率:透過改善建築、交通、工業等領域的能源使用效率,減少不必要的耗能和排放。

廢棄物管理:透過減少、回收、再利用、處理等方式,減少廢棄物產生的溫室氣體。

直接空氣捕獲:透過使用特殊的設備或材料,從大氣中直接捕獲二氧化碳,並將其儲存或轉化。

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成本、效益和風險,因此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和目標來選擇合適的碳補償方式。

碳補償對於降低整體能源消耗而言,確實存在一些疑慮。主要的疑慮有以下幾點:

碳補償可能會降低減排的動機:一些人認為,碳補償讓企業或個人可以用錢來抵銷自身的排放,而不是真正改變自己的能源使用行為,這可能會削弱他們減少能源消耗的意願和責任感。

碳補償可能會造成漂綠(greenwashing):一些人認為,碳補償讓企業或個人可以用一些表面的措施來營造自己是環保的形象,而不是真正實踐永續發展的理念,這可能會誤導消費者或公眾對他們的評價。

碳補償可能會造成社會不公:一些人認為,碳補償讓富裕的國家或企業可以用錢來轉移自身的排放責任,而不是承擔自己對氣候變遷的影響,這可能會加劇全球的不平等和不公義。

碳補償可能會有品質和效果的問題:一些人認為,碳補償的計畫缺乏統一和嚴格的規範和監督,難以保證其品質和效果。例如,有些植樹計畫可能無法持久地吸收和儲存二氧化碳,或者可能會對當地的生態和社會造成負面影響。

因此,碳補償並非解決氣候變遷問題的銀彈,需要有更多的研究、規範和監督來確保其可靠性和有效性。同時,碳補償也不能取代減少能源消耗和轉型為低碳社會的必要性。

碳權是一種「排放二氧化碳的權利」,通常以每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為計量單位。碳權可以在碳交易市場上買賣,讓排放者可以用錢來抵銷自己的排放量,或者讓減排者可以用自己的減排量來獲得收益。

碳權的產生是基於全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共同目標,1997年通過的《京都議定書》是第一個將碳權作為可交易商品的國際協議。根據《京都議定書》,發展中國家可以通過實施減排計畫,產生可供發達國家購買的碳權,以達到雙方共同減排的效果。

目前,全球有多個碳交易市場,例如歐盟、紐西蘭、中國等地區或國家都有自己的碳交易制度。這些制度通常採用「總量管制」(cap and trade)的方式,也就是設定一個排放上限,讓排放者在這個上限內進行碳權的買賣。另外,也有一些「自願性」(voluntary)的碳交易市場,讓企業或個人可以主動參與減排或抵銷計畫,並獲得相應的碳權。

台灣目前還沒有正式實施碳交易制度,但已經有相關的法律和規劃。2023年通過了《氣候變遷因應法》,預計2024年開始徵收「碳費」,也就是對每噸二氧化碳排放量課稅。此外,台灣也預計在今年7月底前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提供國內外碳權交易、買賣及諮詢等服務。

碳權的概念可以促進節能減排,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碳權提高了排放者的成本:碳權的原理是將外部成本內部化,也就是讓排放者必須為自己的排放付出代價。如果排放者的排放量超過政府設定的上限,就必須購買其他人的碳權來補足差額;如果排放者的排放量低於上限,就可以將多餘的碳權賣給其他人來獲得收益。這樣的機制可以提高排放者減少排放量的動機,也可以鼓勵排放者採用更節能或低碳的技術或行為。

碳權增加了減排者的收益:碳權不僅可以讓排放者付出成本,也可以讓減排者獲得收益。減排者可以通過實施減排計畫,例如植樹、使用再生能源、改善能源效率等,產生可供交易的碳權。這些碳權可以在碳交易市場上出售給需要的排放者,從而獲得額外的收入。這樣的機制可以提高減排者實施減排行動的意願,也可以創造更多的減排機會和商機。

碳權促進了市場和社會的轉型:碳權不僅可以影響個別的排放者和減排者,也可以影響整個市場和社會。隨著碳權交易的發展,市場上會出現更多與節能減碳相關的產品和服務,例如低碳產品、再生能源、碳諮詢、碳驗證等。這些產品和服務可以提供更多的選擇和競爭力,也可以帶動更多的創新和投資。同時,社會上也會出現更多與節能減碳相關的教育和宣傳,例如氣候變遷教育、溫室氣體管理法、國家因應氣候變遷行動綱領等。這些教育和宣傳可以提升民眾的素養和意識,也可以增強民眾的參與和責任感。

碳權的來源主要有兩種方式:

總量管制與碳交易:政府會設定一個排放量上限,並根據不同產業,配給不同額度的碳權。企業的排放量超過額度,就必須購買其他人的碳權來補足差額;企業排放量低於配發額度,就可以將多餘的碳權賣給其他人來獲得收益。這種碳權是政府核發的排放額度(allowance)。

碳抵換:企業自己認為具有ESG責任並希望減少碳足跡,可以主動透過不同的減排方法,例如植樹、使用再生能源、改善能源效率等,產生可供交易的碳權。這種碳權是由第三方機構認證的減量額度(credit)。

碳權交易平台有哪些?目前國際上有多個碳交易市場,例如歐盟、中國、新加坡等。台灣也預計在20237月底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提供國內外碳權交易服務。此外,也有一些自願性碳市場的平台,例如VCS、黃金標準、聯合國CDM等。

碳交易是一種為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而採用的市場機制,讓不同的企業或國家之間可以交易碳排放權或減排量。碳交易的目的是通過經濟激勵,促進低碳發展和節能減排,同時降低減排的成本。碳交易的法律依據主要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以及相關的決議和指南。碳交易的機制有強制碳市場和自願碳市場兩種,前者是根據國際或國內的法律規定進行的,後者是根據自願性的協議或標準進行的。碳交易與碳稅或碳費的區別在於,碳交易是透過總量管制,由市場機制決定價格;碳稅或費則是由政府設定一個價格,對溫室氣體排放徵收稅費。

有的,目前世界上有多個碳交易的實際例子,例如歐盟碳交易機制(EU ETS)、中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機制、加州碳交易機制等。這些碳交易機制的目的是通過市場手段,讓不同的企業或國家之間可以交易碳排放權或減排量,從而達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效果。不同的碳交易機制有不同的規模、覆蓋範圍、價格和運作方式,但都是基於《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的法律依據。

碳定價是一種政策工具,目的是讓排放溫室氣體的行為有一個成本,從而鼓勵減排和節能減碳。碳定價的一種形式是碳稅,也就是對每噸二氧化碳排放或等效的溫室氣體排放徵收一定的稅額。另一種形式是碳交易,也就是對溫室氣體排放設定一個上限,並讓不同的排放者之間可以交易碳排放權或減排量。

碳稅和碳交易各有優缺點,碳稅可以提供一個穩定的價格信號,方便預算規劃和投資決策,也可以為政府帶來收入,但是減排量的不確定性較高,且可能遭遇社會和政治的反彈。碳交易可以確保達到減排目標,也可以透過市場機制找到最低成本的減排方案,但是價格波動性較大,可能影響長期計畫和創新,也需要較高的監管和交易成本。

目前世界上有多個碳稅和碳交易的實際例子,例如歐盟、中國、加拿大、加州、英屬哥倫比亞省等地區都有實施或計畫實施這些政策。這些政策的實施效果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評估,但都是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和推動低碳轉型的重要措施。

內部碳定價(Internal Carbon PricingICP)是一種管理工具,可以協助企業管理碳風險與掌握碳機會。透過這種機制,企業可以將碳排放外部成本內部化,以成本納入決策和投資評估中,以鼓勵低碳發展和綠色投資。

企業為何要導入內部碳定價ICP?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改變公司內部行為加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降低碳有價化法規實施之後的風險

辨識價值鏈中成本削減及投資機會

氣候風險納入內部財務或營運決策之考量

內部碳定價的最常見的形式有「影子碳價」和「內部碳費」兩種。影子碳價是企業在內部進行投資決策時對碳排放造成的損害估計的價值。影子碳價的設置通常不需要實際徵稅或交易,僅僅是作為一個內部參考價格,幫助企業評估各種方案的環境效益。內部碳費是企業內部向自己的業務單位或部門徵收的一種碳價。企業內部碳費的設置可以使企業內部部門或業務單位內部的碳排放變得透明,並激勵各個部門或業務單位採取減排措施。

目前世界上有多個國際大廠都在實施或計畫實施內部碳定價,例如聯合利華、微軟、台達電、興業銀行等。這些企業的實施效果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評估,但都是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和推動低碳轉型的重要措施。

碳定價是一種管理工具,可以協助國家和企業管理碳風險與掌握碳機會。透過這種機制,可以將碳排放外部成本內部化,以成本納入決策和投資評估中,以鼓勵低碳發展和綠色投資。

碳定價的主要形式有兩種:碳稅和碳排放交易制度。碳稅是一種對每單位碳排放徵收固定費用的方式,可以提供穩定的價格訊號,但無法保證減排量。碳排放交易制度是一種對碳排放設定總量上限,並允許參與者在市場上買賣排放額度的方式,可以保證減排量,但價格會隨供需變動。

根據世界銀行2020年的報告,全球目前有31個國家和地區實施了碳稅制度,涵蓋了約5%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另有64個國家和地區實施了碳排放交易制度,涵蓋了約17%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全球碳價水準上,仍可見相當的差異,從每公噸排放不足1美元至120美元,差異主要源自各國政策、規範、低碳技術、產業等不同影響著碳價水準;然而,IMF指出全球平均碳價落於每公噸二氧化碳當量2美元,且仍有超過50%的碳價制度低於每公噸10美元,有待後續強化。因此,報告再次提醒若要符合巴黎協定,碳價水準需要分別於20202030年前,達到每公噸二氧化碳當量40~80美元,以及50~100美元。

台灣目前尚未實施正式的碳定價制度,但已有相關的法律與規劃。根據《氣候變遷因應法》第23條,環保署應依法訂定溫室氣體排放費率及收費辦法。環保署已於202012月公布《溫室氣體排放費率及收費辦法草案》,預計以碳費的方式收取,建立一個類似空污基金的單位,專款專用,公開透明並受立法院監督。草案規定每公噸二氧化碳當量收取150元至300元不等的費率,並依不同的排放源分階段徵收。草案目前仍在公聽會與審查階段,尚未正式實施。

除了碳費之外,台灣也有計畫推動碳排放交易制度。根據《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第18條,經濟部能源局應依法訂定溫室氣體排放交易辦法。能源局已於201912月公布《溫室氣體排放交易辦法草案》,預計以碳排放交易制度的方式實施,建立一個類似歐盟的碳市場,讓參與者在市場上買賣排放額度。草案規定每年設定總量上限,並依不同的產業分配免費或拍賣的額度。草案目前仍在公聽會與審查階段,尚未正式實施。

綜上所述,世界各國的碳定價現況是多元且發展中的,台灣的碳定價將以碳費先行,再逐步推動碳排放交易制度。希望這些資訊對您有幫助。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再提出。

台灣目前有以下幾種碳管制措施:

減量目標:根據《氣候變遷因應法》,台灣訂定了「205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須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50%以上」的總體減量目標。

總量管制排放交易:這是一種以市場機制來調節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工具,目前台灣尚未實施,但有學者建議對年排2.5萬噸以上的500多家排碳大戶,應實施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以因應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

效能標準:這是一種以法規或技術規範來規範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工具,例如設定能源效率、燃料品質、排放限值等。台灣目前有訂定不同產業或設備的效能標準,例如汽車、電器、建築物等。

碳費或碳稅:這是一種以稅收或費用來課徵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工具,目的是讓排放者承擔碳排放的社會成本。台灣在今年修正通過的《氣候變遷因應法》中,增訂了徵收碳費的機制,預計在2024年間上路實施,將分階段對徵收對象收取碳費。

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簡稱 CBAM)是歐盟提出的一項政策工具,旨在對進口到歐盟的碳密集型產品,依據其碳排放量,課徵相應的費用或稅收,以反映產品的碳成本。CBAM的目的有三個:

促進全球減碳行動,鼓勵其他國家或地區提高其氣候野心,與歐盟共同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

避免碳洩漏(Carbon Leakage),即高碳排產業為了逃避歐盟的嚴格減排規範,而轉移生產到碳排放規範較寬鬆的國家或地區,導致全球碳排放沒有減少,甚至增加。

維護歐盟產業的競爭力和公平性,讓進口產品和歐盟境內生產的產品在市場上承擔相同或類似的碳成本,避免因為歐盟的減排政策而使本土產業處於不利的地位。

CBAM目前還是草案階段,預計在2023年開始試行,2026年正式實施。CBAM初期將涵蓋五大高碳排產業:水泥、電力、肥料、鋼鐵、鋁業。進口商必須根據進口產品的碳含量購買CBAM憑證(CBAM Certificate),以支付相應的費用。CBAM憑證的價格將參考歐盟碳排放交易制度(European Union Emission Trading Scheme,簡稱EU ETS)的每週平均拍賣價格。如果進口商無法提供產品的碳含量資訊,則會套用歐盟訂定的預設值。如果進口商可以證明其在出口國已經支付了相關的碳費用或稅收,則可以抵消部分或全部的CBAM費用。

碳洩漏(Carbon Leakage)是指國家採用較嚴格的氣候政策而減少排放量,導致另一個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的情況。可能發生碳洩漏的原因有很多:

如果一個國家的排放政策增加了當地成本,那麼另一個政策較寬鬆的國家可能會具有貿易優勢。在對生產的商品的需求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生產可能會轉移到價格較低、標準較低的國家(境外生產),最終全球排放量並未減少,甚至增加。

如果一個國家的環境政策加收某些燃料或商品的附加費,則其需求可能會下降,進而使價格下降。不對這些商品徵收附加費的國家就可能會從相同的賣家那裡購買多出的供給,從而無法產生任何環境效益。

碳洩漏是外溢效應(spill-over effect)的一種。外溢效應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例如,減排政策可能會導致技術發展,從而有助於政策領域之外的減排。碳洩漏值定義為採取國內減排政策的國家以外的二氧化碳排放增量除以國內排放量的減量,以百分比表示,可以大於或小於100%。碳洩漏可能因貿易模式的變化而發生,有時可以用貿易中所含排放量平衡(balance of emissions embodied in tradeBEET)來衡量。

歐盟碳關稅是一種針對進口產品徵收的碳費,目的是要推動全球減排,保護歐盟的綠色競爭力,並避免碳洩漏。歐盟碳關稅將於2023年試行,2026年正式實施,初期將涵蓋鋼鐵、水泥、鋁、化肥、電力等產品。進口商須申報相關產品的碳排放量,並購買與歐盟排放交易系統連動的碳排許可證。如果進口產品的生產國已實施碳定價,則可以減免或免除碳關稅。

國際如何因應歐盟碳關稅,可能會有不同的策略和反應。一些可能的因應方式有:

加強自身的減排政策和碳定價機制,以符合歐盟的要求,減少或避免支付碳關稅。

調整產業結構和供應鏈,提高能源效率和再生能源比例,降低碳排放強度和成本。

尋求與歐盟的談判或合作,爭取更多的彈性或豁免條件,或提出反制措施。

加入或建立其他的區域性或多邊性的碳市場或貿易協定,形成更大的碳價聯盟。

各國若實施碳關稅,對台灣的影響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台灣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可能受到影響,因為台灣不在任何區域性或多邊性的碳市場或貿易協定中,無法享有關稅減免或豁免的優惠。台灣出口到歐盟的五大產業(鋼鐵、水泥、鋁、化肥、電力)將受到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的影響,需支付相當於歐盟排放交易系統(EU ETS)的碳價。台灣出口到美國的產品也可能面臨美國實施的碳關稅。

台灣進口產品的成本可能上升,因為台灣需要從其他國家進口一些能源或原料,如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如果這些國家實施碳關稅,則會增加進口費用。這些成本可能會轉嫁給下游產業或消費者,造成通膨壓力。

台灣減排的壓力可能增加,因為台灣需要配合國際社會的減排目標和要求,以避免被邊緣化或孤立。台灣需要加強自身的減排政策和碳定價機制,以及調整產業結構和供應鏈,提高能源效率和再生能源比例,降低碳排放強度和成本。

台灣綠色商機可能增加,因為台灣有一些具有競爭力和創新力的產業,如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這些產業可以滿足全球對低碳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台灣也可以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和區域地位,參與全球綠色供應鏈和市場。

國際減碳及能源轉型之藍圖有以下幾個特點:

以《巴黎協定》為基礎,追求全球溫升控制在2°C以內,並努力達到1.5°C的目標。

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為願景,並制定中期的減排目標和行動計畫。

以碳定價和碳市場為主要工具,鼓勵企業和個人減少碳排放或增加碳匯,並促進碳交易和合作。

以能源轉型為核心策略,提高再生能源的比例和效率,降低化石燃料的依賴和消耗,並推動能源儲存和智慧電網的發展。

以創新和投資為動力,加強科技研發和應用,提供綠色金融和補貼,支持低碳產品和服務的創造和競爭力。

以多元和包容為原則,兼顧社會公平和環境正義,保障弱勢群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和需求,並促進跨國和跨部門的合作與對話。

能源轉型是指將能源系統從以化石燃料為主的高碳模式,轉變為以再生能源為主的低碳模式,並提高能源效率和安全性的過程。能源轉型的目的是為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變遷的威脅,並促進綠色經濟和社會永續發展。能源轉型涉及電力、運輸、建築、工業等各個部門,需要政府、企業和民眾的共同參與和努力。能源轉型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承諾,許多國家已制定了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和路徑。

RE100是一個全球性的再生能源倡議,由氣候組織(The Climate Group)和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於2014年發起,旨在鼓勵和支持企業和組織承諾在2050年前使用100%的再生能源。RE100的目的是為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變遷的挑戰,並促進綠色經濟和社會永續發展。

加入RE100的企業和組織必須公開宣布他們的目標和時程,並每年向RE100報告他們的再生能源使用情況,並接受第三方的審核和驗證。企業和組織可以通過自己投資或購買再生能源來達成目標,例如太陽能、風能、水力、生質能、地熱能等。企業和組織也可以通過購買再生能源證書(Renewable Electricity Certificates, RECs)或簽訂再生能源購電協議(Power Purchase Agreement, PPA)等方式來證明他們使用了再生能源。

目前,全球已有超過350家企業和組織加入了RE100,包括Apple, ABB, Coca Cola, Google, J&J, Nike等國際知名品牌。在台灣,也有19家企業和組織加入了RE100,包括台積電、台達電、宏碁、聯華電子、華碩、美律實業等科技業龍頭,以及大江生醫、葡萄王、金元福等其他產業的代表。

「氫經濟」是指以氫氣(氫燃料)為主要能源載體的新型經濟結構。氫氣是一種極高能量密度與質量比值的能源,可以通過電解水、化石碳氫化合物、生物方法、太陽能等方式生產。氫氣可以儲存在壓縮或液化的形式,或者與其他物質結合,並通過管道、罐車、拖車等方式運送。氫氣可以利用燃料電池或內燃機轉換為電能或動力,並且只會釋放水蒸氣,不會產生溫室氣體或其他污染物。

「氫經濟」的目標是取代現有的以化石能源為主的經濟體系,並達到減少碳排放、應對氣候變遷、促進綠色發展的目的。然而,「氫經濟」也面臨著許多技術、成本、安全和基礎設施的挑戰,需要跨領域和跨國家的合作和創新來推動其發展。目前,全球已有多個國家和地區制定了相關的政策和計畫,支持「氫經濟」的發展,例如歐盟、日本、中國、韓國等

氫氣是一種可以通過多種方法生產的能源載體,其中一種常見的方法是水電解。水電解是指利用電流通過水,將水分解為氫氣和氧氣的過程。

水電解的優點是可以利用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提供電力,並且使用的料源是水,這是一種廣泛分布且充足的資源。水電解的缺點是需要較高的電壓和能量,並且需要使用惰性金屬(如鉑)作為電極,以避免與氫氣或氧氣發生反應。

除了水電解,氫氣還可以通過其他方法生產,例如:

化石碳氫化合物重組:這是目前最常用的商業生產方法,主要是利用高溫和水蒸汽與天然氣等碳氫化合物反應,產生氫氣和一氧化碳。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成本較低,效率較高;缺點是會產生溫室氣體和其他污染物,並且依賴於有限的化石燃料。

生物方法:這是指利用微生物或藻類等生物體進行光合作用或發酵等過程,產生氫氣的方法。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可以利用廢棄物或有機物作為料源,並且不會產生溫室氣體;缺點是效率較低,技術較不成熟,需要更多的研究和發展。

高溫電解:這是指利用高溫(約700-1100°C)下的固態電解質進行水或二氧化碳的電解,產生氫氣和氧氣或一氧化碳的方法。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可以利用核能或太陽能等高溫熱源提供電力,並且效率較高;缺點是需要耐高溫和抗腐蝕的材料,並且技術較不成熟,需要更多的研究和發展。

碳匯是指能夠無限期累積及儲存碳化合物(特別是二氧化碳)的天然或人工「倉庫」,例如森林、土壤、海洋、凍土等。碳匯可以減少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從而緩解全球暖化的影響。

碳匯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根據儲存碳的媒介和位置,常見的有:

綠碳:指森林等陸地生態系統所儲存的碳,主要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物質並儲存在植物體內或土壤中。綠碳的測量方法較為成熟,也是目前最常用的商業生產方法。

藍碳:指海洋及沿海生態系統所儲存的碳,主要通過海洋生物(如紅樹林、海草、藻類等)的光合作用或其他代謝過程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物質並儲存在海洋生物體內或海底沉積物中。藍碳的儲存能力很高,但測量方法較不成熟,且受到海域劃分和所有權等問題的影響。

黃碳:指農田、泥炭地、草原等土壤生態系統所儲存的碳,主要通過改善土地管理(如施肥、耕作、灌溉等)或增加有機物質的添加(如秸稈、堆肥等)來提高土壤對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固定能力。黃碳與農業相關,但目前缺乏對應的方法學和相關研究,因此很難產生碳權。

森林碳匯是指森林生態系統能夠吸收和儲存大量的二氧化碳,從而減少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森林碳匯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成為碳權:

自願性市場碳權:指企業或個人出於自願或社會責任的目的,購買或出售森林碳匯所產生的碳權,以抵消自身的碳排放。這種碳權不受政府規範,價格由市場供需決定。自願性市場碳權需要通過第三方機構的認證,以保證其真實性和可靠性。常見的認證標準有VCSVerified Carbon Standard)和GSGold Standard)等。

強制性市場碳權:指政府或國際組織制定的強制性減排目標或規範,要求企業或個人在一定期限內達到一定的減排量,否則就要購買或交納相應的碳權或碳稅。這種碳權受到政府或國際組織的監管,價格由政策和市場影響。強制性市場碳權也需要通過第三方機構的認證,以保證其合規性和可交易性。常見的認證標準有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和REDD+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等。

要得到碳權認證,森林碳匯項目需要符合以下幾個要求:

附加性:指森林碳匯項目必須是在沒有碳市場的情況下不會發生的活動,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碳市場的獎勵,森林可能會被砍伐或退化,而不會被保護或恢復。

永續性:指森林碳匯項目必須能夠長期維持其減排效果,不會因為人為或自然因素而導致儲存的二氧化碳重新釋放到大氣中。

可測量性:指森林碳匯項目必須能夠通過科學和客觀的方法來測量其減排量,並與沒有項目干預的情況下進行比較,以計算出其附加值。

可驗證性:指森林碳匯項目必須能夠通過第三方機構的審核和驗證,以證明其符合相關的認證標準和規範。

會員服務

一、註冊會員立即享有健康商城九五折優惠

二、會員活動專區享會員專屬優惠服務

三、依購物累計金額享有最高15%紅利回饋

四、消費金額滿NT$2,000免運費

Back To Top